書目:為孩子立界線
導讀:林妙華 / 陳慧芳
日期:108年9月5日/ 9月6日
地點:資優班教室
出席者:109級~112級學生家長
![]() |
因為畢業校友的參與,讓我們有機會同時從孩子以及過來人 |
最珍貴的是我們在這幾場讀書會中的交流和火花。接下來還要互相給力喔!
-------------------------------------------------------------------------------------------------------------------------------
第一章 未來就在今天
父母的三重角色:
監護—給孩子太少的自由去獲取經驗,他就會永遠像個孩子;但給他們太多自由,就會有傷害到自己的危險。
管理—由「他律」到「自律」,確認孩子達到目標。
資源—剛開始父母是孩子的資源,但父母要逐漸讓孩子獨立,自己去得到所需要的東西。
第二章
品格看起來像什麼?
□有愛心 □負責任(為自己的生活作主:情緒、態度、行為、選擇、限制、才幹、思想、慾望、價值、愛情) □能自主 □肯主動(以目標為本)
□知現實 □會成長 □願誠實 □朝向卓越 □適當的次序
第三章
孩子需要有界線的父母
今天我們成為怎麼樣的人,基本上是兩股力量(「我們的環境」以及「我們對環境的反應」)產生的結果。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回應這種關係和生活環境,影響到我們成為怎樣的人。
三個影響孩子培養界線的管道:
1.教導、2.榜樣、3.幫助孩子將界線化為己有(以「經驗」行出界線)
進廚房就不要怕熱(建立「界線」的障礙):
□依賴孩子(太過依附親子情感) □太過認同孩子 □認為「愛」和「不贊同」是敵對 □忽視和爆發 □精力被消耗殆盡
第四章~第十三章 孩子需要知道的界線十律
第十四章 實行界線的六個步驟
1.
前提:問題的表徵不是真正的問題(表徵:不聽指示→界線:不怕後果)
2.
家長建立自己的支援系統(團體)
3.
家長找出自己的界線問題,在界線裡成長
4.
評估和做計畫
5.
提出計畫—平靜時刻時機、採取站在同一邊的立場提出問題、期望和後果,允許少部分的折衷(使有自主參與感)、讓期望和後果容易做到。
6.
貫徹始終—在孩子衝撞界線時,堅持下去、讚美孩子的調適與努力、經營界線之外的親子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