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立界線 親師共成長



書目:為孩子立界線
導讀:林妙華  陳慧芳
日期:10895/ 96
地點:資優班教室
出席者:109~112級學生家長


因為畢業校友的參與,讓我們有機會同時從孩子以及過來人的角度來看待立界線的行動。



最珍貴的是我們在這幾場讀書會中的交流和火花。接下來還要互相給力喔!

-------------------------------------------------------------------------------------------------------------------------------



第一章  未來就在今天
父母的三重角色:
監護給孩子太少的自由去獲取經驗,他就會永遠像個孩子;但給他們太多自由,就會有傷害到自己的危險。
管理由「他律」到「自律」,確認孩子達到目標。
資源剛開始父母是孩子的資源,但父母要逐漸讓孩子獨立,自己去得到所需要的東西。

第二章       品格看起來像什麼?
□有愛心  □負責任(為自己的生活作主:情緒、態度、行為、選擇、限制、才幹、思想、慾望、價值、愛情)  □能自主  □肯主動(以目標為本) 
□知現實  □會成長  □願誠實  □朝向卓越  □適當的次序

第三章       孩子需要有界線的父母
今天我們成為怎麼樣的人,基本上是兩股力量(「我們的環境」以及「我們對環境的反應」)產生的結果。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回應這種關係和生活環境,影響到我們成為怎樣的人。
三個影響孩子培養界線的管道:
1.教導、2.榜樣、3.幫助孩子將界線化為己有(以「經驗」行出界線)
進廚房就不要怕熱(建立「界線」的障礙):
□依賴孩子(太過依附親子情感)  □太過認同孩子  □認為「愛」和「不贊同」是敵對  □忽視和爆發  □精力被消耗殆盡

第四章~第十三章  孩子需要知道的界線十律


第十四章  實行界線的六個步驟
1.      前提:問題的表徵不是真正的問題(表徵:不聽指示→界線:不怕後果)
2.      家長建立自己的支援系統(團體)
3.      家長找出自己的界線問題,在界線裡成長
4.      評估和做計畫
5.      提出計畫平靜時刻時機、採取站在同一邊的立場提出問題、期望和後果,允許少部分的折衷(使有自主參與感)、讓期望和後果容易做到。
6.      貫徹始終在孩子衝撞界線時,堅持下去、讚美孩子的調適與努力、經營界線之外的親子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城市印象之綠建築發表

在認識多個世界著名建築與建築發展史之後,臺北市立大學的實習老師也為大家介紹了世界著名高樓: 隨著建築發展, 綠建築 是一個友善環境的方向。 部分的學生選擇新穎綠建築之 搜奇任務! 每個人蒐集了三個綠建築,含地圖位置、照片、特色介紹,並在期末一一上台 報告 。 也有一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