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年度課程計畫(四年級)




專長領域
課程名稱
快樂讀冊人
課程類別
必修選修
每週節數
1
教學者
林妙華、陳慧芳
教學對象
三、四年級
教學目標
培養文本橫向聯結與深入省思能力,聚焦於以下四方面:
1.提取訊息、2.推論訊息、3.詮釋整合、4.比較評估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人權教育 性平教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資訊教育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其他                    
教學資源
 安德里.斯奈.德納森 (2014)。藍色星星的孩子國。小天下
 安房直子(2012)。手絹上的花田。信誼基金出版社
自編教材
教學方法
學習單、討論與分享
教學評量
觀察評量:課堂討論發言、平日閱讀情形。
作業評量:學習單。




課程名稱
視聽饗宴
課程類別
必修 選修
每週節數
1
教學者
林妙華
教學對象
三四年級(上學期)
教學目標
能合宜的進行繞口令、相聲段子修改/創作
透過攝影作品表現出所傳達的主題
能從相關指標合理評判相聲或攝影作品的品質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 性平教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其他                    
教學方法
討論法、觀察法、練習法、發表法
教學評量
實作評量:相聲創作與發表、攝影作品
觀察評量:課堂討論發言  紙本評量:作業單
   


課程名稱
科學玩具秀
課程類別
必修選修
每週節數
2
教學者
陳慧芳
教學對象
三、四年級
教學目標
1.將生活中的現象透過實際的操作,能清楚其概念進而了解其原理。
2.能學習如何規劃實驗的步驟與流程並進行
3.能學習如何紀錄實驗結果與整理
4.能夠確實了解科學原理與應用
教學主題
神奇的空氣、力的遊戲、溫度
教學方法
實驗、課堂小組討論、紀錄分析
教學評量
實作評量、口頭發表



情意發展
課程名稱
諾亞飛船行動
課程類別
必修選修
每週節數
1
教學者
林妙華
教學對象
四年級(上學期)
教學目標
認識名人/偉人生平,並了解其貢獻
覺察自己與他人的特質與能力
連結自己的狀態與外在真實的世界,思考自己的定位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 性平教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資訊教育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其他                    
教學方法
討論法、價值澄清法、角色扮演法
教學評量
1.評量方法
課堂觀察:
  師生共同討論,決定適當人選時,能覺察自己與他人的特質與能力
  期末活回顧時,能合理提出這個活動對自己的意義和幫助
紙筆作業:正確完成人選討論單、自薦文件

2.評量指標
l   正確完成人選討論單、自薦文件
l   合理說出自己/同學和特定人選的共同點
l   提出這個活動對自己的意義和幫助



獨立研究
課程名稱
主題博物館
課程類別
必修選修
每週節數
2
教學者
林妙華
教學對象
四年級(上學期)
教學目標
1.廣泛積累興趣領域相關知識經驗
2.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3.體驗追求卓越的歷程與自我成就的樂趣。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 性平教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資訊教育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其他                    
教學方法
問思教學法、設計教學法
發表教學法
教學評量
評量方法
l   課堂觀察:主動學習態度
l   實作評量:規畫合理且具特色、計畫執行度、覺察並嘗試解決問題。
評量指標
l   博物館成立目的與重要展示的說明具一致性
l   參考既定計畫自主執行與檢視
l   能依探究重點,正確擷取、組織資訊
l   妥善運用簡報軟體,表達已知

領導才能
課程名稱
小小領航員
課程類別
必修選修
每週節數
1
教學者
林妙華、陳慧芳
教學對象
全年級
教學目標
1.  提升個人興趣或專長
2.  透過團隊腦力激盪,將個人專長與興趣發展為具體成果。
3.  在合作協同的歷程中學習領導團隊的技能與觀念。
4.  能在激盪中實際完成作品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人權教育 性平教育法治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資訊教育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安全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其他                    
社團清單
機關社、異國料理社、遊戲挑戰社 、桌遊社
教學評量
觀察評量、同儕互評—
社團主題:活動計畫與內容貢獻度、成果完成度
領導才能:團隊參與、團隊關係經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城市印象之綠建築發表

在認識多個世界著名建築與建築發展史之後,臺北市立大學的實習老師也為大家介紹了世界著名高樓: 隨著建築發展, 綠建築 是一個友善環境的方向。 部分的學生選擇新穎綠建築之 搜奇任務! 每個人蒐集了三個綠建築,含地圖位置、照片、特色介紹,並在期末一一上台 報告 。 也有一些喜...